答:2021年至2023年,公司因“弃风限电”所损失的潜在发电量分别为112,316万千瓦时、107,480万千瓦时、120,897万千瓦时,分别占当期全部可发电量(即境内实际发电量与“弃风限电”损失电量之和)的11.05%、8.26%、9.00%。“弃风限电”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最主要的因素,近年多集中发生在公司河北区域、新疆区域、甘肃区域、青海区域和内蒙区域的风电场,这些区域风能资源丰富,全区域性的风电场建设速度快、规模大,但用电负荷中心又不在这些地区,向国内用电负荷集中区输送电能的输变电通道建设速度及规模跟不上风电等绿色能源的建设速度及规模,导致“弃风限电”现象的产生。随着公司战略布局的调整,限电较少区域风电场的陆续投产,这一状况会得到逐步的改善。同时,这些限电区域由于绿色电力输送通道的加快建设和公司参与电力市场
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近日,由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和喀什地区行署共同发起,由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牵头主办的“粤喀农业科技大讲堂”在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新疆喀什地区开展网络授课活动,通过科技普及与经验交流,共同推动喀什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网络授课中,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陆健强教授《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技术--为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的智慧农业研究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为喀什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此次网络授课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喀什地区的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广东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好经验、新知识,他们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认识,对未来的农业生产和科技应用充满了信心。
自粤喀农业科技科普交流项目启动以来,“粤喀农业科技大讲堂”已成为连接两地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平台。该讲堂采用“线上视频+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广东省农业科技、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农业龙头企业的专业人才,面向喀什地区的“三农”工作者、农技科研工作者、农村科技特派员、种养场经营主及农户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随着“粤喀农业科技大讲堂”的持续授课和各项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喀什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粤喀两地的农业科技合作也将成为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讯员】广东援疆
【来源】南方农村报什么是金融杠杆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