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一生中专业放心的配资平台,“过日子”从来不仅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而是融入了无数仪式感的美好画卷。
许多看似普通的小事,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智慧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在这片土地上,“仪式感”成为代代相传的情感纽带。
中国文化被称为“龙的文化”,中华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图为宋代陈容《墨龙图》。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仪式感”同样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已经走过了一万年的中国文化,仍在不断启迪着我们的生活。
一、中国人的人生庆典
充满着世俗生活的盎然情趣
中国人以仪式为载体,将生命的每个重要节点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新生命的诞生到最终的告别,这些庆典不仅承载了世代传承的文化智慧,也彰显了亲情与社会联系的力量。在中国人的一生中,这些充满仪式感的庆典,为人生注入了尊严、意义与温情。
在中国文化中,生命的开始被视为一场盛大的喜事。添丁加口不仅仅是一种家庭成员的增加,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萌发。从妇女怀孕时被称为“有喜”,到“胎教”所代表的规矩与祝福,再到婴儿出生后“报喜”的风俗,生命的初始阶段已被浓厚的仪式感所充盈。
《长春百子图》(局部)是中国古代风俗画中的婴戏图之一,传为北宋苏汉臣所绘。
在“尝五味”的环节中,让新生儿品尝酸甜苦辣,不仅是生命初体验的象征,更蕴含着人生百味的哲理。而后,满月、百日的庆典,通过“三朝酒”“洗三朝”等仪式,为这个新生命带来亲朋好友的祝福与热烈的庆贺,体现了家族的和睦与生命的欣喜。
作为亲家,为祝贺婴儿出世,常在孩子出生十天左右“送祝米”,送去鸡蛋、挂面、红糖及被褥、衣帽等,上覆红布,以示喜庆。“送祝米”的习俗,直到今天仍十分流行。
孩子满周岁时,“抓周”成为仪式的重头戏。这个传统中,长辈们通过摆放象征性物品,让孩子随意选择,以此寄托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这一环节既充满趣味,也蕴含深刻的寓意,成为家庭欢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颜氏家训·风操》记载道:“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加冠”和“加笄”礼则标志着人生从少年向成人的过渡。男子加冠、女子加笄的仪式,不仅象征身份的转变,更赋予了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意义。
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月命名,成年时取字。名与字意义上有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称“广平曰原”。加冠、加笄与取字是成年的标志,此后方可婚嫁。有的地区女子加笄在出嫁时进行,改变童年发式,结发髻于头顶,又称“结发”。“结发夫妻”之说即由此而来。
笄,即簪子,加笄即盘发插簪。图为周昉《簪花仕女图》。
婚姻作为人生的一大转折,是中国人一生中最为隆重的庆典之一。从“六礼”开始,经过“纳彩”“问名”“纳征”等程序到最终的“亲迎”,每一个步骤都满载着礼仪的庄重与文化的传承。
在婚礼中,新人通过合卺礼、换杯酒等仪式,缔结终身的盟约,古俗以一瓠分两瓢谓之卺,新郎新娘各执一瓢,用酒漱口,称为“合卺”;后合卺变为交杯,即新人换杯对饮。婚后三日的“回门”礼,又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与对新生活的美好开端。
寿宴是对生命的礼赞,尤其是在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庆寿时,通过寿桃、寿面、寿酒等象征长寿的美食,以及热闹的宴席,表达对生命的珍视与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麻姑献寿是中国道教传说中麻姑为寿星祝寿的故事,象征长寿与吉祥。
然而,生命总会走向终点,丧葬礼仪则成为庄重的告别仪式。从“招魂”到“披麻戴孝”,从“七七”祭奠到下葬,无不表现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中国古代丧葬礼仪至为繁复,《礼记》记载有四十余项,到北宋司马光作《书仪· 丧礼》,仍有二十五项,其后日趋简朴。近代以后,佩黑纱、送花圈、开追悼会以寄托哀思,成为时尚。
[宋] 聂崇义《新定三礼图》中的全套斩衰服图
二、中国人的岁时节日
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的节日以夏历(农历)为基准,不同于宗教节日,它们与农业生产的节奏密切相关,展现出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这些节日不仅覆盖了广大的时空范围,还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并广泛流传于各族群中。
夏历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开端,“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进入腊月,农事结束,人们为节日做准备,从“糖瓜粘”“扫房日”到“杀鸡”“磨豆腐”,节日气氛渐浓。除夕是节日高潮,家家贴春联、放爆竹,晚间全家团聚吃年夜饭,举杯庆祝,孩子们嬉戏守岁。正月初一开始,亲友间互相拜年,传递祝福,拜年的传统虽起源于避祸传说,后来更多是表达祝愿。
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以正月初一日为新的一年的开端。辞旧岁,迎新春,是中华先民最为重视的岁时佳节,俗称为“过年”。图为清代王浩辉 《福贵岁朝图》。
正月初八相传为财神赵公元帅的生日,各地祭财神以求财运亨通。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则是新春的最后高潮,因这一天是新年首个满月之夜,又称灯节。元宵节活动包括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场面热闹非凡,自唐代起还流行燃放焰火,明清时期焰火技艺达到了极致。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赵公明,终南山人,着铁冠,佩铁鞭,跨黑虎,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后演变成为民间普遍信仰的财神。
清代画家丁观鹏的《太平春市图》,描绘出清人想像中的明代元宵节景象。
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是春游踏青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周代临水沐浴、祓除不祥,魏晋后固定在三月初三。明、清以后,祛灾、求子等迷信色彩渐褪,演变而为水边饮宴、郊外踏青等春游活动。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正是对这一传统的生动描绘。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因赛龙舟和食粽子而闻名,节日传说主要有纪念屈原、伍子胥或越王勾践等多种说法。其中,屈原因其爱国精神和文学成就而成为最广泛接受的纪念对象。端午节的活动包括插菖蒲、斗百草、饮雄黄酒等,赛龙舟则是节日的核心,热闹壮观,延续至今。
五彩缕是端午节常见的驱邪避灾节物。
七月初七的乞巧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女子乞求智巧的节日。清凉的夏夜里,妇女们穿针引线、祈愿幸福,体现了中华传统手工艺和浪漫传说的结合。
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因满月而备受喜爱,是赏月和家人团聚的佳节。人们吃月饼、饮桂花酒,甚至在浙江一带还有观钱塘潮的传统。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此中秋节常触发思乡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中秋情感的精髓。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据《易经》“以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登高望远、饮菊花酒、插茱萸等活动旨在祛灾辟邪,同时也成为人们怀念故乡、思亲祭祖的节日,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流传千古。
腊八节在腊月初八,是以喝腊八粥为核心的节日,起源于佛教传说、民间故事或历史典故。腊八粥用多种谷物、果仁熬制,既美味又营养,延续至今。腊月后半月,即到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之日,新的一轮辞旧迎新的年节活动又告开始。
这些节日贯穿全年,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农耕智慧和浓郁的人情味,历经千年传承,仍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活力。
三、中国人的祭祀活动
背后是慎终追远的肃穆庄严
血缘宗法伦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特点在祖先祭祀中表现尤为突出。祖先祭祀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生殖与祖先崇拜,初期以女性生殖崇拜为主,后因父系社会到来转向对男性祖先的祭奉。这一转变从红山文化遗址中的女性生殖崇拜器物到早期龙山文化陶祖均有考古证据印证。汉字“祖”亦体现了祖先崇拜与生殖崇拜的关联。
进入宗法社会后,祭祖成为民间重要习俗,特别是殷商时期祭祖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肜、翌、祭、洅、劦五种方式,分别以娱乐或供献的方式祭祀祖先。周代祭祀更重视血缘亲疏等级,祭祖活动中明确“昭”“穆”之分,体现在祖庙牌位排列及家族成员行礼顺序上,《礼记》中对此有所记载。
《明会典·礼部》中的本宗九族五服图。
祭祀祖先,是殷周以下中华先民一以贯之的庄严典礼。为表达后代对先祖亡灵的虔敬与祈祷,须备丰厚的祭物。将三牲(牛、羊、猪)供奉于墓冢或祖先牌位之前,然后献酒三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此称“三献”。此习沿袭至清代,《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记宁国府除夕祭宗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扼要叙述了祭祖的过程。
清明、中元和十月朔是古代重要的“三冥节”,尤以清明为重。唐宋时期,清明祭祖已普及,成为规定节日。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先祖墓地,供上饭食、果品、祭酒,燃香鸣鞭,焚烧以五彩纸和箔纸扎制的冥器,如纸车、纸轿以及纸钱,供死去的亲人享用。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与此同时,还为坟冢培土,清除杂草,故称“添坟”“扫墓”。祭扫完毕,插一竹竿或柳枝于墓前,上糊长条白纸,俗称“清明吊子”,以此表示已行祭祀。清明时值暮春三月,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所以人们又将祭扫先祖坟茔与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便描绘了人们清明节扫墓踏青归来的情景。
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四、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体现着礼仪之邦的“讲究”
衣、食、住、行不仅是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的综合体现,也受到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以礼为行、为基准的孔儒之学长期占据社会主流地位,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饮食是生活的基本需求,且与四时变化密切相关:“春宜羔豚,夏宜腒鱐,秋宜犊麛,冬宜鲜羽”。味道上亦有讲究:“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荤素搭配及菜肴摆放都有严格规定,如“牛宜稌,羊宜黍”,菜肴“左殽右胾”,酒浆居右。进食姿态更需规范:“毋抟饭,毋流歠,毋啮骨”等,体现礼节与秩序。宴请宾客更为讲究,古人赴宴称“坐筵席”,席地而坐,席位层数依身份而定,唐代高桌椅出现,明清时期圆桌盛行,环坐圆桌象征家庭团圆。
宴饮,陕西西安南里王村韦氏家族墓出土壁画
宴席座次同样有讲究,东向为尊,北向次之,南、西次之。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沛公北向。明清八仙桌流行后,座次以昭穆为序,西向坐为首席,以下交替排列。宴席中男女不同席、长幼有别,体现社会等级和礼仪。
日常起居行为,也不可随心所欲。“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历代家训,多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要求。勿论少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须循规蹈矩。“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
人际交往中,礼节更加繁复。男子有“九拜三揖”,男子之间相互致意,有九拜、三揖之礼。九拜,即跪拜动作的九种形式。三揖,即拱手行礼三次。拱手时,双手合抱于胸前,轻轻晃动,身略前倾,若上下大划,谓之“长揖”;屈身而行,谓之“打躬”。欢迎贵客,当拥彗(竹扫帚)迎门,表示已将道路、厅堂打扫干净,恭候光临。
凡此种种细致入微的行为规范,铸成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精神风貌。其中过于琐碎的繁文缛节,也带来不少消极影响,特别是其中体现纲常伦理的部分(如对妇女的歧视与苛求),更属糟粕,当予清除。
编校:曾子芙;审核:丁鹏;核发:霍俊明专业放心的配资平台
上一篇:股票杠杆合法吗 演员郭涛,在重庆拍戏时捡来一个美女当老婆,婚后家庭事业两头旺
下一篇:没有了